查看原文
其他

技术控丨大豆“症青”致绝收,是病害?还是虫害?预防措施有哪些?

臧家臣 农财网种业宝典 2022-05-16


近年来,国家优惠政策向大豆生产倾斜,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。但是,产量水平却徘徊不前,一般大田亩产300-400斤,高产田400-500斤;局部区域或部分地块产量仅有100-200斤,甚至是绝收。


在黄淮海地区,夏大豆是主要农作物。“症青”是大豆生产上的突出问题,估计减产损失20%-80%,并有越来越严重趋势。



大豆“症青”症状表现为生育后期营养生长旺盛,茎叶豆荚长时期持绿,叶色浓绿,叶片增厚、起皱、不脱落,结荚稀疏,荚绿色,有荚不鼓粒,形成薄片状小瘪粒,商品性极差,严重的地块颗粒无收。


△大豆“症青”症状


2014年嘉祥县大豆发生“症青”现象,每亩产量仅有200-300斤;


2017年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北等省份大豆发生“症青”现象,每亩产量仅有200-300斤;


2018年大豆“症青”现象更普遍,产量损失更严重,每亩产量仅有100-200百斤,有的颗粒无收。


这使得部分农户或农场主有畏难情绪,不敢再种大豆。


目前,“症青”发生机理尚不明确,发生原因呈现多样性,说法不一。笔者梳理归纳如下:



1

病虫为害


郭建秋等(2012)认为,黄淮海夏大豆“症青”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虫害。


与喷清水(对照)相比,从6-7叶期开始用5%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每周1次连续喷施5次,大豆“症青”株率(0.3%)和瘪荚率(10.8%)显着降低,分别下降22.2个和25.9个百分点,相对单株产量为对照的2.53倍(2015)。喷施3次高效氯氰菊酯可以显着降低症青发病株比例,单株瘪荚率比对照下降76.3%,小区产量是对照的7.2倍。


吴存祥等(2018)指出,引起“症青”的重要原因可能是点蜂缘蝽,防治点蜂缘蝽可以有效防止“症青”现象的发生。



点蜂缘蝽一年可发生3代,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和草丛中越冬。次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,4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春大豆、菜豆、豇豆等豆科作物上产卵,第一代成虫6月上旬开始出现,在豇豆、菜豆等作物上产卵为害,第二代成虫7月中旬开始羽化,8月中下旬盛发,此时大量飞往豆田为害。第三代成虫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羽化,10月下旬以后陆续蛰伏越冬。


纪永民(2018)指出,引起大豆“症青”的原因是刺吸式害虫为害,点蜂缘蝽是元凶,飞虱、蓟马、盲蝽象、大青叶蝉、白粉虱是帮凶。距离道路近的大豆“症青”轻。


郭建秋等(2012)认为,大豆“症青”现象可能是一种新病害。重茬地块大豆“症青”株率平均为31.70%,正茬大豆“症青”株率平均为为1.01%,且两者差异达极显着水平。


在重茬条件下,25个大豆品种均有一定程度的“症青”现象发生,“症青”株率变幅为8.6%-58.7%,品种间差异极显着;在正茬条件,所有大豆品种“症青”现象均较轻,56%的品种“症青”发生率不足1%,且品种间差异不显着。表明重茬导致大豆“症青”发生或加重。


张慎举(2007):正茬(CK)大豆空荚发生率8.2%,重茬1年、2年、3年和4年大豆空荚发生率分别为17.0%、21.3%、34.8%和43.5%,比对照分别减产12.1%、19.8%、31.5%和44.9%。表明重茬导致空荚率升高,重茬越重空荚率越高,减产越严重。


纪永民(2018)指出,大豆“症青”可能是飞虱传播的病毒病。火烧麦茬的大豆“症青”轻。但是,至今未分离出病原物。


2

营养失衡


苏天增(1995)指出,对来自商丘、宁陵和濉溪县20个地块的植株及土样进行测定,发病(空秕荚)植株根际土壤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.34PPm,而正常植株根际土壤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.52PPm。前者比后者低34.6%。


水培试验表明:不同时期缺硼,大豆秕荚率都有不程度发生。其中以结荚至鼓粒期缺硼的单株秕荚率达26.5%,单株粒重6.8克,比对照减产46.9%,为最甚;其次是开花至结荚期缺硼的单株秕荚率为19.2%,单株粒重比对照低38.3%。用硼酸作基肥、或拌种、或开花结荚期叶面喷施,秕荚率明显降低,增产10.7%-23.7%。但是,不同品种对硼反应差异较大。



郭建秋等(2012)指出,喷硼酸的大豆症青株率20.0%,瘪荚率31.44%,比对照仅下降2.5个和5.27个百分点。相对单株产量为对照的1.26倍。不同品种对喷施硼酸的反应不一致,周豆19喷施硼酸后症青株率和瘪荚率升高,相对单株产量下降;其它品种(驻豆7号、中黄42、豫豆22、沧豆7号、和冠豆1号)则表现出单株产量增加的趋势。


李伟华等(2007)指出,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、784-1和ABT生根粉5号空荚率降低9.3-13个百分点,相对单株产量增16.4-21.1%。


张慎举等(2007)认为,重茬大豆土壤效性磷、钾、硼等大量、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明显亏缺。


3

气候异常


大豆生长发育适宜温度:苗期21-23度、开花期22-25度、结荚鼓粒期21-23度、成熟期19-20度。嘉祥县2014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,长时间持续干旱;七月下旬连续10天气温在33度以上,极端最高气温37.9度。2017年七月中下旬,连续13天气温在33度以上,极端最高气温37度,八月上旬连续8天气温在33度以上;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气温比往年低3-5度,且阴雨寡照天数偏多。2018年七月上中旬持续干旱,七月中下旬连续16天气温在34度以上,极端最高气温39度;八月上旬连续10天气温在34度以上。长时间持续干旱、连续高温或低温有可能是大豆“症青”的主要原因。


主攻提高单产,预防“症青”是关键。综合各地高产经验,笔者提出以下措施,供参考。



一、轮作换茬。改小麦-大豆-小麦-大豆连作为小麦-玉米-小麦-大豆或小麦-辣椒-小麦-大豆或大蒜(圆葱)-大豆-小麦-玉米轮作。


二、培育壮苗。夏大豆播种适期六月中旬,遇雨抢墒直播,遇旱先浇水造墒后播种,大淤地可浅播压水;机播行距40-50厘米,播深3-4厘米,每亩播种量3-4公斤;齐苗后间苗,每亩留苗1.2-1.6万株。


三、防病治虫。


1、种子包衣或拌种,用先正达艾科顿或根腐宝+吡虫啉进行种子包衣可防治大豆根腐病、根结线虫、花叶病和蚜虫 ;


2、齐苗后用精喹禾灵+氟磺胺草醚喷雾除草;用高效氯氟氰菊酯+吡虫啉 +戊唑醇喷雾防治点蜂缘蝽、蚜虫、飞虱、蓟马和叶斑病等;


3、初花前用高效氯氟氰菊酯+吡虫啉+戊唑醇喷雾防治点蜂缘蝽、蚜虫、盲蝽象、大青叶蝉、豆天蛾和叶斑病等;


4花荚期用先正达阿立卡+扬彩+益施帮喷雾防治大豆造桥虫、食心虫、豆荚螟和炭疽病、紫斑病等。


四、平衡施肥,适时浇水,及时排水。七月中下旬,连续10天没有10毫米以上的有效降水,应及时浇水补墒;初花前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-20公斤;可以补施硼肥、钼肥和铁肥;结荚鼓粒期遇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,应及时排涝。


五、适时机收。大豆落叶、植株黄化后收获。收获早了,植株水分含量高,机收易产生水花粒、泥脸粒;收获晚了,炸荚落粒,破碎率增高、损失大。


点击查看《种业视点》第三期


作者丨嘉祥县农业局臧家臣

编辑丨农财君

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


 新时代 新种业   

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


可能你还想了解  

KNOW MORE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